这是本文档旧的修订版!
七十士译本:一部翻译出来的圣经,如何塑造了两个世界
《七十士译本》(Septuagint),这个名字源自拉丁语的“七十”,是历史上一次波澜壮阔的文化转译。它不仅仅是一部译作,更是世界第一部将《希伯来圣经》大规模翻译成外语的典籍,它的诞生,本身就是一个文明交融的奇迹。在它之前,神的话语被囚禁在一种古老的语言中;在它之后,这些故事、律法和预言搭上了一艘名为“希腊语”的世界方舟,驶向了更广阔的文明海洋。它是一座架设在犹太传统与希腊化世界之间的宏伟桥梁,不仅满足了流散异乡的犹太人的精神渴求,更无心插柳地为一种全新的世界性宗教——基督教——铺平了道路,成为了其“旧约”的母本。可以说,没有《七十士译本》,我们今天所知的西方文明,将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面貌。
一场语言的遗忘,一次精神的远征
故事的起点,并非在圣城耶路撒冷,而是在尼罗河畔的智慧之都——亚历山大。公元前3世纪,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铁蹄踏遍亚非欧,希腊文化如潮水般席卷了整个地中海世界。亚历山大城,这座以征服者命名的城市,迅速崛起为当时的全球知识与商业中心,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民族,其中就包括大量的犹太人。 这些生活在海外的犹太人,面临着一个始料未及的困境。他们身处希腊语的世界,日常交流、经商思考皆用希腊语。一两代人之后,他们的母语——古希伯来语——正变得日益陌生。这不仅仅是语言的隔阂,更是一场深刻的精神危机。他们祖先的信仰、律法、历史与智慧,全都封存在那些他们日益难以读懂的古老经卷中。当一个民族的后代再也听不懂祖先的声音时,他们的身份认同将归于何处? 正是在这种集体性的文化焦虑中,一场伟大的精神远征应运而生。他们需要一部属于自己的、用“现代”语言讲述的圣经。
国王的图书馆与七十二位智者的传说
关于《七十士译本》的诞生,流传最广的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,记录在《阿里斯书信》中。据说,当时的埃及统治者托勒密二世,是一位酷爱知识的君主,他立志要让自己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收藏天下所有的智慧。他听闻犹太人拥有一部充满智慧的律法书,便渴望将其翻译成希腊语,收入馆藏。 于是,托勒密二世向耶路撒冷的大祭司发出了请求。一个由七十二位德高望重的犹太学者组成的代表团(每个支派选出六人,后世为方便称呼,简称为“七十士”)被派往亚历山大。国王将他们安置在法罗斯岛上,让他们在宁静优美的环境中专心翻译。传说中,这七十二位学者被分隔在不同房间里,独立工作。奇迹发生了:当他们最终交出译稿时,人们惊奇地发现,七十二份译文竟然一字不差,完美契合。 这个故事,无论其真实性如何,都传递出一个至关重要的信息:这部译本是神圣的,它的诞生受到了神的默许与祝福,其权威性几乎等同于希伯来语原文。这个“创世神话”极大地提升了《七十士译本》的地位,使其迅速被广大的希腊化犹太社群所接纳。
从摩西五经到完整的圣经
当然,历史的真实进程远比传说更为漫长和复杂。翻译工作并非一次完成,而是一个持续了超过一个世纪的浩大工程。
无心插柳:为新宗教铺就的温床
《七十士译本》的诞生,原本是为了维系一个古老宗教的传承,但它最深远的影响,却是催生了一个全新的世界。 当公元1世纪一个名为“基督教”的新兴信仰开始在地中海地区传播时,它的信徒和传教士们发现,自己手中已经有了一件完美的传教工具。早期的基督徒,包括使徒保罗在内,他们向外邦人(非犹太人)宣讲教义时,所引用的“经文”或“旧约”,几乎无一例外都是《七十士译本》。因为他们的听众绝大多数都说希腊语,根本不懂希伯来语。 可以说,《七十士译本》就是早期教会的官方《圣经》。新约的作者们在引用旧约预言来证明耶稣的身份时,他们阅读和引用的正是这部希腊文译本。甚至某些神学概念,都是基于《七十士译本》的特定翻译而建立的。例如,著名的“童女怀孕”的预言(以赛亚书7:14),正是源于《七十士译本》将希伯来文中的“年轻女子”(almah)一词翻译成了希腊文的“童贞女”(parthenos)。
分道扬镳与不朽的遗产
随着基督教的崛起,犹太教与这个脱胎于自身的新宗教关系日益紧张。犹太拉比们开始对《七十士译本》产生警惕,认为它的一些翻译“不准确”,并且被基督徒“滥用”来支持他们的教义。因此,从公元2世纪起,犹太社群逐渐回归希伯来语的马所拉文本,并制作了更贴近原文的新希腊语译本(如阿奎拉译本),《七十士译本》在犹太教中的地位急剧下降。 然而,在基督教世界里,它的生命力却愈发旺盛。它成为了东方正教会的权威旧约版本,并深刻影响了包括拉丁语《武加大译本》在内的其他西方圣经译本。 今天,《七十士译本》的使命早已超越了最初的设想。它不仅是一部宗教典籍,更是一份无价的文化遗产。对于圣经学者而言,它是现存最古老的圣经译本,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窥探公元前希伯来文圣经古老形态的独特窗口,比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任何希伯来文手稿都要早几个世纪。 它就像一座时间的灯塔,诞生于一个语言消逝的危机中,却意外地照亮了两个宗教的未来,最终成为连接古代近东与古典世界、犹太教与基督教、过去与现在的永恒坐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