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本文档旧的修订版!


阿维斯塔:一部火焰与回响的简史

《阿维斯塔》 (Avesta),或常译为《波斯古经》,是古老信仰 Zoroastrianism (琐罗亚斯德教) 的核心圣典。它并非一部由单一作者在特定时间写就的“书”,而是一部跨越千年的宏大合集,其内容如同一条古老的河流,汇集了神圣的诗篇、仪轨、法律、神话和先知的教诲。从本质上说,《阿维斯塔》是先知 Zoroaster (琐罗亚斯德) 及其后继者关于宇宙秩序、善恶斗争和人类使命的深邃思考的结晶。它最初并非以文字形态存在,而是作为一种神圣的声音,在祭司的口中代代相传。这份以火焰为象征的信仰,其最古老的智慧,就保存在这部充满回响的口传圣典之中。

《阿维斯塔》的生命,始于一声划破古代伊朗高原寂静的歌咏。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000年之间,一位名为琐罗亚斯德的先知,宣讲了一种革命性的宇宙观:世界是至高善神“阿胡拉·马兹达”与恶神“安哥拉·曼纽”持续斗争的战场。他创作了一系列赞美诗,即《伽萨》(Gathas),它们构成了《阿维斯塔》最古老、最核心的部分。 在那个纸张尚未普及、文字远非主流的时代,这些神圣的诗句依靠一种强大得惊人的技术得以流传——Oral tradition (口头传统)。琐罗亚斯德教的祭司们(Magi)成为了“活着的图书馆”,他们通过精准的记忆和严格的复诵,将每一个音节、每一个韵律都分毫不差地传承下去。对他们而言,这不仅仅是背诵,而是一种神圣的仪式,每一次复述都是在重现先知最初的启示,维系着宇宙的和谐。这套口传体系如此精密,以至于它能确保经文在长达数个世纪的流转中保持惊人的稳定性。

当波斯建立起横跨亚非欧的阿契美尼德帝国时,《阿维斯塔》的口传传统达到了顶峰。然而,将神圣的话语固化为物质形态的冲动,也开始在帝国的文化熔炉中酝酿。尽管零星的抄写可能早已出现,但真正将《阿维斯塔》系统性地文本化的巨大工程,则要等到数百年后的萨珊王朝(公元224-651年)。 为了完美捕捉经文在口传时独特的语音,萨珊王朝的学者们完成了一项了不起的文化创举:他们专门创造了一套全新的Alphabet (字母表)——阿维斯塔字母。这套字母系统拥有超过50个字符,能够精确地拼写出古老语言中的每一个元音和辅音,确保诵读时的神圣性不会因书写而失真。 于是,祭司们口中的神圣气息,终于被小心翼翼地转录到了珍贵的Parchment (羊皮纸)之上。传说中,一部完整的《阿维斯塔》“大经”被汇编而成,分为21卷,对应着创世神话中21个神圣的词语。这部巨著被誉为帝国智慧的象征,它的诞生,标志着《阿维斯塔》从流动的声音,转变为了一座可以触摸、可以阅读的知识殿堂。

然而,这座建立在羊皮纸上的宏伟殿堂,却未能抵御历史的洪流。公元前4世纪,亚历山大大帝的远征军焚毁了波斯帝国的都城波斯波利斯,无数珍贵的典籍在烈火中化为灰烬。琐罗亚斯德教的传统认为,许多《阿维斯塔》的早期抄本在这场浩劫中遗失。 更具毁灭性的打击来自公元7世纪。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和伊斯兰教的传播,琐罗亚斯德教的地位急转直下。庙宇被毁,信徒流散,传承了上千年的经文再次面临灭顶之灾。曾经包罗万象的21卷“大经”,在接下来的动荡岁月里不断散佚。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《阿维斯塔》,据学者估计,仅为古代完整版本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。它就像一座宏伟图书馆的劫后余存,每一页残卷都诉说着一段颠沛流离的历史。

在最黑暗的岁月里,守护火焰的使命再次回到了那些坚韧的祭司和信徒身上。他们冒着巨大的风险,秘密地保存和抄写残存的经文。一部分信徒为了躲避迫害,带着他们最珍贵的圣典,渡海远赴印度,在那里形成了著名的帕西人(Parsi)社群。这些“火焰的守护者”,在异乡的土地上,将《阿维斯塔》的火种顽强地延续了下去。 时间来到18世纪,欧洲的启蒙运动点燃了对东方古老智慧的好奇。法国学者安克蒂尔-杜佩龙 (Anquetil-Duperron) 历经艰险,远赴印度,从帕西祭司那里学习经文,并首次将《阿维斯塔》翻译成欧洲语言。这一事件轰动了整个欧洲思想界,它不仅让世界重新认识了琐罗亚斯德教,也为比较语言学和比较神话学的诞生提供了关键的文本依据。《阿维斯塔》,这颗在历史灰烬中埋藏已久的明珠,终于在世界范围内重焕光彩。

如今的《阿维斯塔》,早已超越了一部单纯的古籍。对于全球各地仍在践行信仰的琐罗亚斯德教徒而言,它是一部活着的圣典。在新生儿的祈福仪式、婚礼的庆典和对逝者的悼念中,祭司们依然用古老的阿维斯塔语吟诵着其中的经文。 它的生命历程,宛如其教义核心的善恶斗争:

  • 诞生: 它始于先知口中的神圣歌咏。
  • 发展: 在帝国的黄金时代被赋予了文字的形态。
  • 劫难: 经历了战火与流散,变得残缺不全。
  • 重生: 在守护者的坚守与学者的发现中获得新生。

今天,《阿维斯塔》所倡导的“善思、善言、善行”(Good Thoughts, Good Words, Good Deeds) 的核心伦理,不仅是信徒们的生活准则,也成为了启迪现代社会思考环境、道德与个人责任的宝贵哲学遗产。这部古老的经文,就如同一道穿越了三千年的回响,仍在向我们诉说着关于光明、希望与选择的永恒故事。